近日,聽到一則新聞,說的是在貫徹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反對“四風”的大背景下,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現(xiàn)象:在各項鐵規(guī)禁令面前,深感壓力的部分官員,不敢伸手,怕伸手被捉。但也不甘心從此洗心革面,在兩難之中選擇了錢不貪、事不辦,吃閑飯、混日子。此等行徑既有損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形成黨群干群關系的“隔心墻”,又加劇了黨群干群關系的緊張程度,背棄了公仆的宗旨意識,嚴重脫離了人民群眾。 黨員領導干部不廉政的危害性,大家心知肚明、深惡痛絕。但黨員領導干部不勤政的危害性,在現(xiàn)今還是一種隱性腐敗,或者說對其的潛在危害性還認識不足,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不勤政的危害具有隱蔽性。涉事官員可以利用手中的職權,對該辦的事情找借口拖著不辦、找“理由”賴著不辦,或者是能馬上辦結的事情不立即辦,可以快速辦理的事情慢慢悠著辦。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大家對這些隱藏的“貓膩”很難知曉。二是不勤政的危害性具有選擇性和欺詐性。對于什么樣的人可以拖、什么樣的人可以卡,此類官員深諳其中奧妙,對于分寸的拿捏十分閑熟,對于火候的掌握更是爐火純青,往往是拿捏得體,恰到好處。 如此的行徑,監(jiān)管難度大,危害性大。一是言行脫離了群眾,背棄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謀事創(chuàng)業(yè),不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做事,官員的本質屬性去哪里了,不管事、不辦事的官員,要來何用?二是離間了黨群干群關系,形成了“隔心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就阻塞在這里。官者公也,官員要大公無私,心系黎民百姓,關注天下蒼生,以己之全力,謀求人民之福祉。如果心中僅存一己之私,沒有好處就不做事,基本職責也不顧,誰來解決服務群眾的問題?誰來擔當為民務實清廉的職責? 廉政是底色,勤政是本色。領導干部就應該保持底色不變、本色不移。目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對“四風”是重要內容之一,且不說如此不勤政官員的行徑與“三嚴三實”的要求相差甚遠、背道而馳,單就此等作風而言,無疑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應該加以整治。 廉政勤政本來就是一對“雙胞胎”,就像領導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踐行群眾路線的兩條腿,少了一條腿,走起路來,又怎么可能又快又穩(wěn)呢?故此,領導干部應牢記:廉政誠可貴,勤政價也高。(趙云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