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聲音和畫面完美結合的綜合性視聽藝術的電視,其質量優(yōu)劣直接由畫面信息量的大小,構圖完美、準確與否決定。這就要求攝像記者不能只懂得如何按下攝像機開關,不能單純的做一個記錄員和操作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電視畫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為攝像記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攝像記者應該具有多種素質,提升自己,為觀眾制作優(yōu)秀的視聽盛宴。 1、攝像記者應該提高理論和業(yè)務能力。 攝像記者是否具有扎實深厚的攝像基本功是其能否出色完成任務、制作優(yōu)秀畫面的前提。這就要求記者持之以恒地閱讀與新聞攝像有關的書籍,完善攝像知識,熟練運用各種鏡頭,全面掌握攝像機的各種技術性能。 根據(jù)不同電視節(jié)目的要求,攝像記者還應該具備與電視節(jié)目有關的知識,如政治、經濟、科技、工業(yè)、農業(yè)等。這就要求攝像記者應該廣泛涉獵各種領域的知識,在攝像采訪中從容不迫,確保畫面清晰準確,畫面信息量豐富。 2、攝像記者應該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 首先,電視攝錄設備本身的特點就造成攝像記者的勞動強度大。例如,在炎炎烈日,攝像記者依然要冒著酷暑在烈日下工作;即使在寒風凌烈的冬日,也要耐得住嚴寒。這樣才能保證在關鍵時候抓住鏡頭,拍攝具有意義的畫面。 3、攝像記者在拍攝時要潛心投入,具有搶位意識。 細節(jié)化是新聞中最微小的,卻是最生動、最傳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實,有時候一個細小的動作,比千言萬語都有教育意義。攝像記者應該善于捕捉細節(jié),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新聞事件和人物特點。新聞記者不僅要求有捕捉細節(jié)的慧眼,還應該具有搶位意識,搶占合理的位置,是衡量一個攝像記者新聞敏感性和電視鏡頭意識的重要依據(jù)?,F(xiàn)如今,眾多媒體同時報道一條新聞,如何讓自己的新聞在眾多新聞中脫穎而出,就要求攝像記者具有獨特的社會觀察力。面對新聞事件,攝像記者應該主動出擊,甚至“跑前追后”,“上躥下跳”,不顧自己的“體面”,為觀眾制作視覺盛宴。 4、攝像記者在拍攝會議新聞時應該創(chuàng)新。 相對于其他新聞節(jié)目,會議新聞最易拍攝但確實最易落入俗套的電視節(jié)目。目前,會議新聞觀眾也不太愿意觀看,攝像記者應該改變原有的老套路,即拍攝會場全景、每位到會領導以及發(fā)言人中近景的固定鏡頭和參會人員全景的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缺乏親和力。采取各種方式,增強會議新聞的可視性。根據(jù)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側重點,展現(xiàn)會議精神。 在注意攝像方式的同時,可以采取其他報道方式,采取圖表、字幕等剪輯手法等增強會議新聞的可視性。 5、攝像記者通過“技巧”展現(xiàn)美。 面對同一個主題的報道,不同的記者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不同,拍攝角度不同,可以拍攝出不同的電視圖畫,電視畫面統(tǒng)一和諧是藝術形式的基本規(guī)律,攝像記者應該保證電視圖畫豐富多彩,避免枯燥與單調。 6、提升攝像記者的編輯意識。 編輯是電視節(jié)目后期制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編輯不僅對素材的內容、技術指標有要求,還對鏡頭的真實性、連續(xù)性以及可編輯程度有不同的要求。這不僅要求攝像記者應充分運用美學、構圖手法、鏡頭運用原則等拍攝好錄像,還應該保證自己的拍攝作品具有有效的畫面,畫面具有可編輯性。同時要求記者具有編輯的意識,培養(yǎng)與編輯人員的默契,了解其構思方法,多交流多溝通,掌握編輯的意圖,提高自己的編輯能力,保證電視節(jié)目的質量。 7、攝像記者應具備審美意識。 電視通過連續(xù)的畫面、動作、時間等再現(xiàn)生活中的場景,讓觀眾感受到美的享受,寓教于樂,為觀眾奉獻具有審美價值的電視畫面是攝像記者的責任。審美不僅僅是畫面的穩(wěn)定、光影的合理處理,還應該包括信息量、情感的正確把握等。這就要求攝像記者對攝像技術的熟練應用,真實地再現(xiàn)生活,通過直觀的畫面表達新聞的思想;還要求攝像記者考慮圖面的有效信息含量,保證傳遞給觀眾的信息量,引導觀眾時尚健康的生活,而不是向觀眾傳遞錯誤的違法的思想。 8、攝像記者的審美情感。 審美情感是攝像的主體及攝像人員對攝像的客體拍攝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是對所拍攝的對象的特殊放映形式。相對于審美過程中的其他因素,審美的情感和情緒體驗,是拍攝對象與拍攝者之間的某種特定的關系的反映,而不再是拍攝對象審美屬性的直接反映。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拍攝對象與攝像記者的心靈情緒相一致的畫面才會引起其情感體驗,這時攝像記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拍攝對象中去,帶著豐富的情感拍攝,才能讓拍攝出來的畫面具有豐富的情感,感人至深。攝像人員應該培養(yǎng)審美情感,把拍攝對象放到自己的思維中去體驗,去審讀,使得自身與拍攝對象融為一體,為觀眾朋友奉上高水平高質量的電視作品。 總之,一名優(yōu)秀的電視攝像記者不僅僅是一個只會按動攝像機開關,記錄下眼前景象的“記錄員”,更不是一個“按圖索驥”,被動聽命于編輯擺布的“操作員”,而要在嫻熟地掌握電視攝像設備技術性操作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努力培養(yǎng)具備強烈的“‘畫’不驚人誓不休”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追求。(甘國成) |